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,久久久鲁,欧美亚洲激情,最近最新高清中文字幕6页

Skip to main content
 首頁 » 人文

介紹下歷史上的南詔國

2022年03月23日 13:53:0812

南詔(738年-937年)是中國唐朝時代西南部的奴隸制政權,國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貴州、四川、西藏、 越南、緬甸的部份國土。由蒙舍詔首領皮羅閣在738年建立,直到937年被段思平所滅,建立大理。

概述

中國西南部的云南地區(qū),各族聚居,名號繁雜,《新唐書·兩爨蠻傳》所謂“群蠻種類,多不可記”,確是實在的情形。漢族進入云南,設置若干居住點,開始傳播先進的文化。戰(zhàn)國時,楚將莊 率兵略地到滇池,建立滇國,子孫相繼稱王。苴蘭城(昆明市附近)相傳是莊 所筑。秦時常頞(音案àn)開辟五尺寬的道路,從蜀通到滇(諸葛亮始加寬路面)。公元前一○九年,漢武帝遣將軍郭昌滅滇國,置益州郡。東漢增置永昌郡(治不韋,云南保山縣北)。諸葛亮平定南方,又增置興古(云南馬龍縣)、云南(云南祥云縣)二郡。此后各朝陸續(xù)增置州縣,擴大統(tǒng)治權,對非漢族的居民,都是采取諸葛亮“綱紀粗定,夷漢粗安”的施政方針,也就是“因其故俗,羈縻勿絕”,以求相安無事。固然,某些族和漢族接觸較多,經(jīng)濟和文化都有所提高,但更多的族依舊是落后,甚至是非常落后。六二一年,唐高祖置姚州(云南姚安縣北),管羈縻州三十二。六三二年,唐太宗置戎州(治僰(音伯bó)道,四川宜賓縣西南)都督府,唐玄宗時,都督府管羈縻三十六州,一百三十七縣,后又增管至九十二州。羈縻的意思是來去任便,彼此不相干涉。這種羈縻狀態(tài),不利于落后各族,因為漢族統(tǒng)治階級可以緩慢地伸展勢力,安置州縣,逼迫各族逐步后退。反之,如南朝梁末,梁統(tǒng)治者退出云南,州縣全為豪酋占據(jù),也不利于各族民眾,因為在州縣恢復豪酋統(tǒng)治,增強落后勢力,是一個退步。唐天寶年間,云南成立南詔國,才改變了上述兩種不利的形勢,對各族民眾說來,推動作用是不小的。

南詔是以烏蠻蒙姓為國王,白蠻大姓為輔佐,集合境內(nèi)各族(包括漢族)共同組成的統(tǒng)一國家。統(tǒng)一的政權,自然要削弱豪酋的分散割據(jù)勢力;集合各族共同立國,自然要廢除羈縻狀態(tài);抵御唐與吐蕃兩個強鄰,自然要提高本國的經(jīng)濟與文化。經(jīng)南詔以及大理前后五百余年的統(tǒng)治,國境內(nèi)原來的落后面貌,有很大改變,經(jīng)濟和文化,一般地提高到漢族的水平。有些族雖然還保持所謂“故俗”,與南詔立國以前相比,數(shù)量卻不是那么多,水平也多少有些提高了。

南詔以及大理在歷史上曾經(jīng)起過的作用,就在于推動落后各族的經(jīng)濟和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