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(jié)(農(nóng)歷正月初一)
習俗:貼春聯(lián) 貼窗花和倒貼“福”字 年畫 除夕 守歲 爆竹 吃年糕和包餃子 開門炮仗 占歲
貼畫雞 朱仙鎮(zhèn)木板年畫 聚財 祭財神 送窮 開市
元宵節(jié)(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)也叫“上元節(jié)”
習俗:吃元宵 觀燈 走百病 逐鼠 迎紫姑 耍獅子 舞龍燈 猜燈謎 行頭橋
清明節(jié)(4月4日或4月5日)
一般習俗就是去祭掃先人
端午節(jié)(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)
習俗: 蕩秋千 蹴鞠 踏青
七夕節(jié)(農(nóng)歷七月初七)
中元節(jié)(農(nóng)歷七月十五)也叫“盂蘭盆節(jié)”
中秋節(jié)(農(nóng)歷八月十五)
重陽節(jié)(農(nóng)歷九月初九)也是我國的老人節(jié)
另外,我國民間還把二十四節(jié)氣的每一個節(jié)氣都作為節(jié)日,都有相關(guān)的民俗活動。
誰知道一些節(jié)日風俗?
由于地域文化的差異,同一個七夕節(jié),全國各地的節(jié)日活動內(nèi)容也各不相同,呈現(xiàn)出豐富多彩的特色。這里略加闡述各地區(qū)的活動。
在江蘇嘉興塘匯鄉(xiāng)古竇涇村,有七夕香橋會。每年七夕,人們都趕來參與,搭制香橋。所謂香橋,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(以紙包著的線香)搭成的長約四五米、寬約半米的橋梁,裝上欄桿,于欄桿上扎上五色線制成的花裝飾。入夜,人們祭祀雙星,乞求福祥,然后將香橋焚化,象征著雙星已走過香橋,歡喜地相會。這香橋,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。
在膠東地區(qū),多于七夕拜七姐神。年輕婦女穿上新裝,歡聚一堂,于庭中盟結(jié)七姐妹,口唱歌謠:“天皇皇,地皇皇,俺請七姐姐下天堂。不圖你針,不圖你線,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。”不少地方還制作“巧花”,少女們用面粉制牡丹、蓮、梅、蘭、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(或稱巧果),還有巧菜,即于酒盅中培育麥芽(此即宋代的“種生”),用巧果、巧菜來祭祀織女。
在陜西,七夕夜女孩子們則要用稻草扎成個一米多高的“巧姑”之形(又叫巧娘娘,即織女),并讓她穿上女孩子的綠襖紅裙,坐在庭院里;女孩子們供上瓜果,并端出事先種好的豆芽、蔥芽(即“種生”,婦女們稱巧芽芽),剪下一截,入擴一碗清水中,浮在水面上,看月下的芽影,以占卜巧拙;并穿針引線,競爭快慢;舉行剪窗花比賽,以爭智巧。
在福建,婦女、女孩子們擺設香爐和各式祭品:茶、酒,花瓶中插花,還有五子(桂圓、紅棗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)和織女用的脂粉。祭拜雙星后,即把獻給織女的脂粉分成兩半,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,一半自己梳妝美容。相傳與織女共用脂粉,可使自己的美麗容貌保持不衰。而五子的擺設,寓有求生育之意。婦女們并吃茶食瓜果,玩乞巧游戲。
節(jié)日習俗有哪些?急用!
民俗,即民間風俗,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(chuàng)造、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。它起源于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,在特定的民族、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、擴大和演變,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