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麻辣,湖南香辣,貴州則是酸辣,重點在酸。貴州早年缺鹽,白酸壇子、庵湯等,都是長期保存食物的方法,算是“以酸補鹽”。又因為氣候濕熱,而擅用辣椒。酸與辣,逐漸演變?yōu)橘F州飲食特點。
“貴州酸湯”與四川火鍋和北京涮羊肉并稱中國三大火鍋。中國人是很愛吃火鍋的,我從前因為嫌棄火鍋館子味兒大,吃完回到家非洗頭不可,又對洗頭一事非常懶惰,就總是拒而不去,這兩年已經(jīng)倒戈成為火鍋擁躉。
在北京,很少有機會約著去吃貴州酸湯。我大膽猜測,倘若它們的店名里添上“火鍋”二字,生意會好得多。
酸湯里的酸可不是酸菜,而是來自米湯發(fā)酵。所以貴州人跟外來客提起酸湯,首先要普及一條知識,米湯發(fā)酵成白酸湯,在此基礎(chǔ)上增加西紅柿和辣椒,就成了紅酸湯。
白酸湯的來歷有個民間傳說。很久以前,有個寨子里出了位天仙般的妙齡姑娘,遠近聞名,就不斷有來求愛的小伙子,有些甚至是跋山涉水而來。這位姑娘不只長得好看,還有門釀蘭花美酒的好手藝,這樣才貌雙全的苗家阿妹讓人趨之若鶩,也在情理之中。但來時興奮,走時沮喪,他們聽說被拒絕后,能從阿妹手里領(lǐng)到一碗酒,心想也不算完全白跑一趟。
可說好的美酒,喝到嘴里卻是酸的。有人不甘,賴著不走,想要個說法。阿妹開口唱,“有情山泉變美酒,無情美酒變酸湯”。
苗家的酒和酸湯有個共同點,都是大米發(fā)酵來的。普通人家里的白酸湯來得容易,煮米的時候多放點水,米煮一半,把上面的湯撈出來放到壇子里,壇子封上,過上一個禮拜,酸湯就成了。它是自然發(fā)酵的產(chǎn)物。從前,很多人家里都有老酸湯,壇子淺了,新添入米湯,兩三天就又能喝了。
現(xiàn)在城里的人家,自己備留酸湯的少了,莫若到菜市場去買。我們在貴州的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就看到調(diào)料攤鋪上,酸湯裝在礦泉水瓶里,500毫升一瓶的只賣5塊錢,想在家里做酸湯魚,買上1升酸湯,綽綽有余,對凱里人來說,這就跟要做菜了打瓶醬油是一回事。
往前數(shù)20年,貴州家家戶戶都還備一壇白酸湯,清清亮亮,真能當(dāng)飲料喝。想象一個這樣的場景,酷暑的晌午,小孩子外面玩耍回來,跟家長要喝的,一碗發(fā)酸的米湯下肚,乏也解了,暑也消了,還覺得舒舒服服地胃口大漲。不只白酸湯可以“來一碗”,往后我們在貴州遇到的各類古怪湯液,廚師們都會指著面目難辨的盆中物說:“可以直接喝的,想不想試試?”
白酸湯是歷來就有,到了80年代,紅酸湯被發(fā)明出來。先是迎合食客要求,白的嘛,看著沒食欲,紅的好看,慢慢就多加西紅柿,貴州人又貪辣,那就加一點糟辣椒。但是糟辣椒不禁煮,半個小時就泛黃,失去活力的樣子也影響食欲。于是逐漸就用西紅柿和紅辣椒按3比2的比例打成醬,小火炒,炒出紅色,加入白酸湯,放在壇子里密封,發(fā)酵一個月,出來的味道比現(xiàn)打現(xiàn)用來得柔和,顏色也飽滿得多。有時候你在外面吃到的紅酸湯,可能沒經(jīng)過發(fā)酵,那湯樣子是像,實際味道浮浮的,不大對頭。
貴州多山,街道也盡有上坡下坡,黃牛放養(yǎng)在山坡,肉質(zhì)很緊,也貴在新鮮。
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躥躥。”貴州人用這句話證明他們有多愛吃酸,其實不消三天,我已經(jīng)在街頭巷尾的大小館子里發(fā)現(xiàn)這一點了。吃粉吃火鍋,一小碗蘸水都是必需品。除了大主角辣椒,還有西紅柿醬。貴州大大小小的館子,都會在自家廚房里熬制西紅柿醬,當(dāng)天用當(dāng)天熬,很是叫我欣喜。
我對一切濃稠的醬汁反感,吃薯條絕不蘸番茄醬,頂多撒點鹽;蛋黃醬是死敵;有些壽司師傅總愛歪歪扭扭淋上醬,為了避雷我從來就不點;有時還得當(dāng)心好端端一盤沙拉,叫沙拉醬敗了興致,吃火鍋更是絕不吃麻醬。在汕頭吃牛肉打邊爐,看到真有食客在味碟里猛加花生醬,要我說,就完全不該提供,斷了念想才是上上策。在貴州,一點這樣的風(fēng)險都沒有,蘸料碗里的食材全都看得見數(shù)得著。
那一小碗蘸水里,白的是折耳根,淺紅的是西紅柿,深紅的是辣椒面,綠的是蔥,偶有香菜,青的是青椒——莫要誤會,貴州人口中的青椒,當(dāng)然是青辣椒,你去菜市場看,就能瞧見它們,最常見的有兩種,長的和又長又卷曲的,都足有兩根食指那么長。最后在蘸料碗里加一勺酸湯,萬物可蘸之。
“刺激的味道是為了掩蓋食材本身的無聊”,這句話有時是對的。在貴州,酸和辣,是要歸屬到刺激的味道里去。但是我想不到,它們不是為了掩蓋無聊,它們是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的那個“酒”,酸湯和蘸料才是貴州人的“山水之間”——吃什么都行,但反正開動前酸湯要喝一碗的。酸湯具有萬能特質(zhì),牛肉、羊肉、魚、雞,往里煮都不會錯,只要蘸水配得好,吃這些當(dāng)然都是很美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