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龍巖閩西漢劇 邀您賞析 | 閩西漢劇史記
閩西漢劇史記
據地方史志記載:清乾隆元年(1736年)寒食節(jié),湖南祁劇“新喜堂”戲班曾由江西到寧化的坊田鄉(xiāng)池氏詞堂演出。隨后便有湖南的祁劇和江西的東河戲戲班進入閩西。影響所及,以西皮、二黃為主要腔調的彈腔,迅速在閩西流行起來。到了嘉慶年問(1796~1820年),開始出現了閩西本地的彈腔藝人。據舊志記載:連城縣羅坊鄉(xiāng)的羅昌銀,于嘉慶間從師湖南藝人陳春生(道光以后,龍巖萬安也相繼出現了韓志安,韓仕昌、羅忠秀、羅紀藩等藝人)。咸豐時,閩西已有由本地人組建的亂彈戲班1如以永定縣吳汝汝為班主的”梅花班”就是其中的一個。
亂彈在閩西經過不斷演化、發(fā)展,并吸收了民間語言、音樂和表演藝術,同時與“西秦戲”等互相移植。到了30年代,定名為“漢劇”; 50年代未,為了區(qū)別于湖北漢劇,便正式改稱“閩西漢劇”,成為具有獨特風格的劇種,廣泛流行于閩西客家地區(qū)和龍巖、漳平等地,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。
閩西漢劇歷代戲班
閩西最早的漢劇戲班有“榮天彩”、“新天彩”、“老三多”、“老福順”,通稱“四大班”。由于閩西地處九龍江及韓江上游,水路可通閩南漳州、廈門和粵東潮州、 閩西漢劇。
汕頭,因此有關地區(qū)之間地方戲劇交往十分廣泛,歷史悠久。所渭“外江班”,就是流傳在閩南的華安、漳州、龍溪(現為龍海)、 平和、漳浦、詔安和廣東潮汕一帶的民間戲曲班子。它們不但經常交往演出、還互教互學,或且同臺合演,而且連戲班名字也相近似,所以有“福班”、“潮班”和“上四班”(指閩西)、“下四班”(指粵東)之稱.清代較著名的戲班有:咸豐,同治年間的“新梅花”、“吉祥花”、“祝三多”、“新開華”:光緒至清末的“大羅天”、“新福順”、“榮德順”、“樂同源”、“樂天彩”、“一陽春”,“彩花香”等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前,龍巖地區(qū)7縣(市)都有專業(yè)或業(yè)余的漢劇團體?!拔幕蟾锩逼陂g,多被解散或極少活動。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,劇團逐漸恢復,到90年代,地區(qū)、永定、上杭、武平均有專業(yè)漢劇團,各縣還有業(yè)余漢劇團或民間職業(yè)劇團。閩西漢劇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,涌現出一些藝術造詣很深,在閩西南、粵東、臺灣、印度和南洋各地享有盛譽的表演藝術家。如“新舞臺”的蔡邁三(1898~1972年)曾于1922年到印度、新加坡等國演出達1年。永定藝人張全鎮(zhèn)(1886~1948年)曾到粵東搭班,后與揭陽藝人張巧蘭結婚,夫妻于1924年隨戲班到臺灣演出《貴妃醉酒》等劇。原龍巖地區(qū)漢劇團團長、著名女演員鄧玉璇,多次在福建省的戲劇會(調)演中獲得優(yōu)秀表演獎。她還曾赴新加坡演出,被邀錄制唱曲磁帶。閩西漢劇在參加各種會演、調演中,曾多次獲得表演、導演、音樂及舞臺美術等獎。香港東方唱片公司等音響部門,還將部分閩西漢劇唱曲錄制成盒式磁帶,向海內外發(fā)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