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婚嫁
舊時婚嫁禮俗頗為繁瑣,要而言之,有如下儀式:
1、訂親。經媒人往來.認為男女雙方生辰屬相互不妨尅后,男方即將議定聘金和 男方庚貼并四件小禮物(手鐲、彩帶之類)送至女家,曰“敬求金諾”。女家將女庚貼并 四件小禮物(筆、腰帶類)回送男家,曰“唯命是從”。此為“下書”,正式訂親。
2、送席.結婚前,男方炸麻糖用食盒送至女家及男方諸親友,周知婚期。
3、過嫁妝。結婚前—天(現(xiàn)多為同—天), 女方弟兄輩人將嫁妝送至男家。女之弟 攜帶鑰匙,男家需付“帶鑰匙錢”后才將鑰匙交出。
4、婚禮。舊時為紅藍二轎,后改騎馬,擇吉日至女家迎娶。族長伴新郎前往,名 曰“斟盅”。新郎禮帽長衫,帽插金花。新娘親屬為新郎十字披紅。新娘面覆紅紗,名 “蒙頭紅”。女方有送客若干人?!慵彝ビ闷炫茍?zhí)事、彩燈,鳴鑼開道,吹吹打打,迎 至門前。富有者用吹鼓手頭天晚上吹門,執(zhí)事用半朝鑾駕。轎至門前,用燒紅的犁鏵醮 醋繞轎一圈,有屬相無礙的兩名婦女將新娘架出,地鋪紅氈或彩布(新娘腳不準沾 地),門內放馬鞍和織布的檉子各一具及鏡子一面,新娘跨過鞍檉后抱鏡而入。鞍檉象 征耕織,鏡子象征團圓。同時高唱贊歌。各地贊歌也不盡同,有贊歌曰:“騎鞍摸檉圣人 留,軒轅黃帝起根由。新人抱定團圓鏡, 一照妖魔萬里游?!毙履锊饺霑r,撒草料、放鞭 炮,名曰“驅煞”,并有贊歌曰:“一撒金雞飛上天, 二撒青龍草里眠。三撒白虎離轎去, 四撒五福福壽全,五撒五方多吉利,夫妻和好萬萬年”。新郎拉弓持箭,拜天地后即入 洞房。晚上鬧洞房,給新人掃炕,新人飲交杯酒、新娘喝疙瘩湯(子孫湯)。當晚,導 引新媳巡視宅院,給灶上添煤、牲口添草,意味著家庭主婦生活的開始。就寢后有晚輩 或平輩年輕者“聽房”。
次日,親友請新娘吃“梳頭飯·,由婆母帶新娘赴鄰里拜訪,名曰“拜人”。第三日到 娘家回訪,名曰“認親”。之后新郎帶新娘赴男方各親戚家走訪,名曰“串親戚”。九日 后,娘家叫回新娘,名口叫九陰?!被槎Y至此結束。 貧窮人家禮儀與此大同小異,限于條件,儀式、酒席從簡。
“五四”運動后.在知識界漸行文明婚禮,由主婚人主持儀式,邀親友中資望高者證 婚.但農村中仍舊儀為多,延續(xù)到建國前。
建國后,舊的婚嫁習俗逐漸革除,向文明、簡樸方向發(fā)展。集體婚禮、旅行結婚者 逐漸增多。但近幾年來,特別是在農村, 一些舊的繁瑣習俗又時興起來,索高額聘禮、 見面禮、結婚禮、上轎禮、下轎禮等等,名目繁多,且鋪張浪費盛行,成為生活中的一 難,有所謂“一家喜事百家愁,男方愁,女方愁,親戚朋友也發(fā)愁”的流傳。
二、喪 葬
喪葬俗有“富者富埋,窮者窮葬”的說法,舊時儀式大致如下:
1、為死者凈面、更衣、備棺。棺由兒子備,衣服由女兒備。
2、孝子赴本族和親友處磕頭告喪,門楣糊白紙,喪事由本族長者主持。
3、搭靈棚開吊,生前友好、親友吊唁,孝子叩頭致謝。合棺時,子女環(huán)立,高呼 “躲釘”。合棺前,“后代”(孝子外祖父家)察視死者的棺木、鋪蓋、衣著是否妥貼,有 的吹毛求疵,借故刁難孝子,實為陋習。
4、和尚、道士做道場,超度亡魂。吹鼓手奏哀樂。
5、出喪埋葬。停喪日期有三、五、七天不等,富有家庭有排“三七”(二十一天) 或更長時間者。出喪時,孝子摔瓦盆,披麻戴孝,打“引生幡”(子為全白,孫為紅 綠),服孝者柱哀杖,男前女后,號啕而行。吹鼓手吹奏,放鞭炮,沿街而轉,然后入 墳埋葬。葬后,按死亡日算起,每七日上墳燒紙奠祭, 至“七七”(49天)稱盡七止。 此后燒百天紙和周年紙。
解放后,喪葬儀式較前為簡,并推行追悼會和火葬,佩黑紗白花。但近年舊俗抬 頭,農村更甚,且甃墓成風,耗財占地。
三、生 育
產俗:婦女生產,俗稱“坐月子”。產兒胎盤埋于屋內地下。 一般人忌諱進入產房, 產婦一月后“掃炕”,方準串門。
報喜:舊時頭胎,男稱大喜,女稱小喜,三天后挑食盒到娘家報喜,內盛食品若 干。男孩,食盒上放一本書;女孩,食盒上放—朵花。
做滿月:產兒屆一月之期,以娘家親友為主來做滿月,帶來食品、小兒衣物和見面錢,聚餐致賀。
抓周:小兒滿一周歲時,父母將書、刀、花之類讓小兒抓,表示小兒一生志向。舊 時富家多有此舉,現(xiàn)已廢。
武安風俗習慣500字
2021年07月05日 10:08:0510